發布時間:2023年3月10日
據《2020年中國女性健康白皮書》顯示,中國女性群體中,有痛經問題的女性占比22.6%,即每10個女孩中,就有2~3位痛經。
相比逢年過節問候人生大事的七大姑八大姨,更關心你的恐怕是每月拜訪甚至留下深刻印象的——大姨媽。
每回登門還開著輛挖掘機,在你的小腹上碾壓挖掘,搞得很多女生前一秒還是女神,后一秒滿地打滾。
痛得死去活來的同時,還得想盡辦法安慰它...
無法理解這種痛的男生,可以想象一下,連續至少三天,每時每刻都有人不停用高跟鞋踢你的蛋蛋....圖片
下面咱們一起來聊聊「姨媽痛」!所有女生以及關心女生的男生們也一起看過來哦~
面對痛經!無數女孩不得不硬抗
痛經這回事,令多少姑娘深受折磨。每次姨媽以來,疼得說不出話,然后只能安慰自己,忍忍就過去了!實在疼的厲害,就吃點止痛片。
但月復一月,年復一年的疼痛太難熬了!而且有些痛經是疾病的表現,不是忍一忍就能過去的。
據統計,我國有19.6%的女性存在月經周期不調,有六成女性存在輕度及以上痛經,對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惡劣的影響。
據《2020年中國女性健康白皮書》顯示,中國女性群體中,有痛經問題的女性占比22.6%,即每10個女孩中,就有2~3位痛經。
痛經到底怎么發生?
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。我們遇到的90%以上的痛經,都屬于原發性痛經。
01 原發性痛經
簡單來說,就是不明原因,不知道為啥但就是“疼”!
這種痛經和疾病無關,痛感通常集中在下腹部、有痙攣性,是最常見的痛經類型。
多發生在青少年女性,一般在初潮后6-12個月出現,持續時間達8-72小時,在月經前幾天或者與月經同時發生。
02 繼發性痛經
由疾病引起的痛經,如經血流通不暢、子宮內膜異位癥、子宮腺肌癥、宮頸管狹窄、盆腔炎、腫瘤等都可能引起痛經。
多發生在生育年齡女性,典型特征是月經初潮后不怎么痛,但初潮數年后出現癥狀,而且癥狀逐漸加重。
健康小Tips:如果你一開始來月經時疼痛尚可忍受,后面伴隨月經周期逐漸加深,或者出現月經周期過長、經血過多等癥狀,大概率屬于“繼發性痛經”,需要及早去醫院查明病因噢!
什么女孩容易被痛經“盯上”?
就像每個人長得不一樣,痛經程度當然也不一樣,這主要與我們的子宮位置、體內激素、生殖器生病等有關系。
01 子宮內膜異位癥
有位張女士(化名)就因為這個病被送進了急診室。她從未想過,由于自己長期忽視痛經的危害,一味選擇“隱忍”,差點將自己推到了死亡的邊緣!張女士忍受痛經的折磨已經長達10年之久。每次痛經來臨,她根本無法集中精力工作,不僅在工作中錯漏百出,還讓生活受到了極大影響。
這天正是月經來臨的第一天,她在工作過程中忽然出現了劇烈的腹痛,同事緊急將她送到廣州仁愛天河醫院。婦科醫生檢查后發現張女士的腹腔內有大出血,晚一步可能危及性命!而導致這一幕的元兇就是——子宮內膜異位癥!
處于生育期的女性若出現痛經,特別是出現了進行性加重的痛經時,可考慮是否患了子宮內膜異位癥。
子宮內膜異位癥大概的解釋就是本來應該在子宮腔里生長的、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組織,在某些條件誘導下,異位到子宮腔以外的部位。
除了引發痛經,子宮內膜異位癥還可能會導致性交痛、不孕,所以當痛經嚴重時,建議盡早去醫院查明原因。
02 體內的激素愛作亂
原本我們體內產生的激素對身體也有益處,如前列腺素可以幫助子宮收縮,更好排出經血。但這個量若是過多,超出身體負荷,就會演變成子宮持續性收縮,造成子宮缺血、缺氧狀態,從而產生痙攣疼痛!
這階段可能不單單是腹部疼,還可能會一直跑廁所拉肚子!
03 血液容易“堵”
當女性血液黏稠時,身體會隨時隨地有可能出毛病,痛經就是其中的病癥之一。
像現在很多女生貪吃涼食、動輒短衣短褲,如此一來腰腹部、臀部容易受涼,伴隨著盆腔內部與子宮血管會收縮,血液變稠,經血排出不暢,就可能發生如痛經、月經量過少等情況!
由此可見,姨媽期前后的保暖工作有多重要!
04生殖器官“生病”
像私處生殖器官生病導致的痛經,往往會因為發病的位置不同,從而感受到的疼痛也會不同。
比如有下腹墜痛的癥狀、白帶異常并伴隨著發燒,可能是盆腔炎引起的痛經。還有痛經若表現為一側腰痛、小腹有下墜感,那可能是附件炎引起的。
要是真遇到上面這些婦科炎癥,也別想著忍忍就過去了,直接去醫院盡早診治,才能早日擺脫痛經之苦!
最后,要提醒各位痛經女孩,別總覺得大親戚每回的折磨都作習以為常的事兒,就硬扛著過去了!特別是當你自己無法判斷痛經情況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時,最好還是先到醫院進行診斷。
【月經不調檢查】
點擊圖片,立即預約